詘字的楷书
简体:
分类:
生僻字
拼音:
chù   
部首:
部外笔画:
五画
总笔画:
十二画
笔顺:
丶一一一丨フ一フ丨丨フ丨
仓颉:
YRUU
四角号码:
02672
U+8A58
五笔86/98:
YBMH
阅读(2574次)

基本字义解释

ㄑㄩˉ

◎ 见“”。

英文翻译

bend, stoop, crouch; to yield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詘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唐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𠀤音屈。【說文】詰詘也。一曰屈襞。【禮·喪大記】凡𨻰衣不詘。【註】謂舒而不卷也。【楚辭·九思】思哽饐兮詰詘。 又【博雅】曲也,折也。【玉篇】枉曲也。【禮·樂記】習其俯仰詘伸。【史記·管晏列傳】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前漢·孫寶傳】道不可詘,身詘何傷。 又【廣韻】辭塞也。【戰國策】於是魏王聽此言也,甚詘。 又【類篇】充詘,喜失節貌。【禮·儒行】不充詘于富貴。 又姓。漢有詘強。見【印藪】。 又【韻會】通作屈。【荀子·勸學篇】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註】詘與屈同。 又【集韻】【正韻】𠀤渠勿切,音掘。與充詘義同。 又絕止貌。【禮·聘義】叩之,其聲淸𧻗以長,其終詘然樂也。 又【正韻】盡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徼𧮭受詘。【師古註】言獸有力盡者,受而有之。 又【集韻】敕律切,音怵。與黜同。【戰國策】彼公仲者,秦勢能詘之。【註】詘,貶下也。 又【集韻】通作絀。【禮·射義】進爵絀地。【註】《內則》以前作絀,《明堂位》以後作詘。 又【集韻】或作出。【左傳·襄三十年】譆譆出出。【周禮·秋官·庭氏鄭註】引作詘詘。劉昌宗音出。本亦作出。 又【集韻】奴骨切,嫩入聲。與訥同。詳訥字註。 又【說文】或作誳。【長箋】作誳。

说文解字

【卷三】【言部】

詰詘也。一曰屈襞。从言出聲。𧬲,詘或从屈。區勿切

字源演变

詘字的楷书
詘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2574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