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板
(1)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多用铜制成
(2)清朝末年之后使用的由铜制成的货币,相当于现在的硬币
◎ 铜版
主要用于印刷摄影图片和精致印刷物的铜制印刷板,有照相,电镀和雕刻三种制作方法
◎ 铜币
铜制的钱币
◎ 铜臭
铜制品上的一种气味,铜钱上的臭味,讽刺只看重金钱,不重人情的人
◎ 铜锤
由《二进宫》中徐延昭抱着铜锤得名,是偏重唱工的戏曲花脸
◎ 铜鼓
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也指铜制军鼓
◎ 铜管乐
由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一起演奏的音乐
◎ 铜焊
用比普通焊料较为难熔的合金(如硬焊料或黄铜焊料)来焊接
◎ 铜婚
结婚七周年纪念
◎ 铜活
(1)用于建筑物或器物上的铜制物件
(2)修理、制作铜制物件的工作
◎ 铜匠
用铜板或黄铜板制造各种器件(如铜壶、铜锅、铜管及各种配件)的人;从事铜方面工作的人
◎ 铜匠鸟
印度、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各岛产的一种具有铃声般的特殊鸣声的赤胸拟啄木鸟(Megalaimahaemacephala)
◎ 铜筋铁骨
比喻身体健康强壮
◎ 铜镜
古代铜制的照面用具。一般作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历代曾有各种形状和图案的铜镜。清代以后逐渐为玻璃镜所代替
◎ 铜锣
一种铜制的乐器。带卷边的青铜圆盘,盘边穿孔结绳,可以一手提着,一手用锤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 铜模
见“字模”
◎ 铜器
(1)用青铜铸造的器物、工具等
(2)用青铜做的雕塑或人工铸品或锻制品、青铜币
◎ 铜器时代
亦称“青铜器时代”,在石器时代与铁器时代之间。此时人类用青铜作工具,农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我国青铜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 铜钱
圆形的方孔钱,为古时铜质辅币
◎ 铜墙铁壁
亦作“铁壁铜墙”,比喻防御工事坚固,也比喻力量的强大、意志的坚定
◎ 铜丝
通常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
◎ 铜像
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如人或兽)
◎ 铜圆,铜元
圆形铜质辅币,清末至抗日战争前通用
◎ 铜子儿
[口]∶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