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儀)
◎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 礼物:贺仪。谢仪。
◎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 姓。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 仪 儀
〈名词〉
(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2) 同本义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
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4) 法度;礼法
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
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
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
(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6) 典范;表率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
上者,下之仪也。——《荀子》
(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
(8) 礼仪。仪式;礼节
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
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
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10) 仪仗
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
(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
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
(13) 又如:寿仪;谢仪
(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
(15) 姓
◎ 仪 儀
〈动词〉
(1) 取法;效法
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
(2) 又如:仪式(取法)
(3) 拟想;推测;忖度
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
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
(5) 匹配
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
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
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
(7) 测度。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 仪表
(1)人的外表
仪表不凡
(2)各种测定仪
◎ 仪表堂堂
形容人相貌端正,仪容庄严大方
◎ 仪凤
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76—679年)
仪凤中。——唐·李朝威《柳毅传》
◎ 仪观
容貌;仪容
◎ 仪节
(1)仪式礼节
婚姻亦有一定仪节,其中“抢婚”是项特别的习俗
(2)礼仪;礼节
◎ 仪器
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备的一套装置或机器
◎ 仪容
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
◎ 仪式
典礼的秩序形式
开学典礼仪式
丧葬仪式
◎ 仪态
姿态;容貌;风度
仪态万方
◎ 仪刑
(1)效法;法式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2)朱熹集传:“仪,象;刑,法。”
(3)典范,典型
◎ 仪仗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 仪仗队
手持仪仗的队伍
【卷八】【人部】儀
度也。从人義聲。魚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