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部首:
部外笔画:
一画
总笔画:
三画
笔顺:
一ノフ
仓颉:
MU
四角号码:
10212
U+5140
五笔86/98:
GQV
阅读(11781次)

基本字义解释

ㄨˋ

◎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

◎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

◎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英文翻译

to cut off the feet

详细字义解释

(1) ——“兀秃” wūtu:同“乌涂” wūtu

(2) 另见

基本词义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2)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4)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6)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7)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8) 不够稳定。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9)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清· 吴从先《金小品传》

(10) 昏沉。如:兀兀腾腾(昏昏沉沉)

词性变化

〈动词〉
动摇,摇晃
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后汉书》

〈副词〉

(1) 还;仍然;到目前依旧。如:兀子(仍然;还);兀自(兀子。还,仍然)

(2) 笔挺地。如:兀坐(端坐)

〈代词〉

(1) 这,那。如:兀是谁(那是谁;这是哪一位);兀底(这;这个);兀得(这个;这)

(2) [名]∶姓

(3) 另见

常用词组

兀傲 wù’ào

(1)倔强不随俗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陶潜《饮酒》
(2)高傲

兀的 wùde

(1)这;这个
瞧他兀的得意样儿
(2)怎么,表感叹
(3)〈方〉∶突然
兀的失踪

兀立 wùlì

笔直挺立

兀臬 wùniè

(1)动荡;不安定
(2)动摇
齿牙兀臬

兀然 wùrán

(1)突兀的样子
兀然耸立
(2)兀的,忽然
兀然失笑起来
(3)昏然无知的样子
兀然躺下
(4)依旧
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个小山村

兀突 wùtū

出于意料之外;突然
事情发生得很兀突

兀兀 wùwù

(1)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勤奋刻苦的样子
(3)昏沉的样子

兀坐 wùzuò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康熙字典

【子集下】【儿字部】兀 ·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又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又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又【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说文解字

【卷八】【儿部】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字源演变

兀字的篆书
兀字的篆书
兀字的隶书
兀字的隶书
兀字的楷书
兀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1781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