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次常用字
拼音:
xiōng 
部首:
部外笔画:
四画
总笔画:
六画
笔顺:
ノフノ丶フ丨
仓颉:
PUK
四角号码:
27720
U+5308
五笔86/98:
QQBKQRBK
阅读(5157次)

基本字义解释

xiōng ㄒㄩㄥˉ

◎ 〔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胡”。

◎ 古同“”。

英文翻译

breast, chest, thorax; clamor; the Hsiung Nu 'Huns'

详细字义解释

xiōng

〈名词〉

(1) (形声。从勹,凶声。勹( bāo),裹。本义:胸膛)

(2) “胸”的古字
匈,膺也。——《说文》。字亦作胷、作胸
胸满。——《素问·腹中论》
贯匈国。其为人胸有窍。——《海内南经》

(3) 心胸;胸怀
吾素刚急,有匈中气,不可不顺也。——《资治通鉴》

(4) 又如:匈臆(胸怀)

(5) 胸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史记》

(6) 称匈奴。亦泛称北方少数民族
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旧唐书》

常用词组

匈奴 Xiōngnú

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字部】匈 ·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𠀤音胸。【說文】膺也,从勹凶聲。【前漢·司馬相如傳】其於匈中,曾不蔕芥。【楚辭·哀時命】惟煩懣而盈匈。又【前漢·高帝紀】天下匈匈。【註】匈匈,喧擾之意。又【正韻】匈匈,讙議之聲。【荀子·天論篇】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也,而輟其行。又【韻會】【正韻】𠀤許用切,兄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卷九】【勹部】

聲也。从勹凶聲。𦙄,匈或从肉。許容切

字源演变

匈字的篆书
匈字的篆书
匈字的隶书
匈字的隶书
匈字的楷书
匈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5157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