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bĕi 
部首:
部外笔画:
三画
总笔画:
五画
笔顺:
丨一一ノフ
仓颉:
LMP
四角号码:
12110
U+5317
五笔86/98:
UXN
阅读(12897次)

基本字义解释

běi ㄅㄟˇ

◎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bèi ㄅㄟˋ

◎ 古同“”,违背,违反。

同义词、反义词

英文翻译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详细字义解释

běi

〈名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词性变化

běi

〈动词〉

(1) 败北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另见 bèi

常用词组

北半球 běibànqiú

地球赤道以北的一半

北边 běibiān

(1)见“北1”
(2)北部地区,在中国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

北兵 běibīng

指元兵(南宋时)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北部 běibù

(1)
(2)在某一明指或隐含的定向点以北的地区或国家
(3)泛指一地、一国的北方地区

北辰 běichén

即北极星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北大荒 běidàhuāng

旧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开垦,已建立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盛产小麦、大豆、甜菜等

北狄 běidí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唯北狄(此指北魏)野心,掘(同“倔”)强(jiàng)沙塞之间。——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北斗,北斗七星 Běidǒu,Běidǒuqīxīng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天权(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北伐战争 Běifá Zhànzhēng

1926-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简称北伐

北方 běifāng

(1)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极的方向
(2)特指中国黄河以北的地区
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输》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北方方言 běifāng fāngyán

(1)见“北方话”
(2)在美国从新泽西中部伸向西北,越过宾夕法尼亚的北部诸县,并且通过俄亥俄北部、印第安纳和伊利诺斯的一条线以北地区讲的英语方言

北方话 běifānghuà

汉语最大的一种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分布于东北和长江流域中部及西南各省(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西北部和广西北部的方言),使用人数约占汉族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北方话内部一致性很强,根据部分分支,一般又分为北方、西北、西南、江淮等四个次方言

北方人 běifāngrén

(1)北部地区(如中国、北欧或加拿大北部)的本地人或居民
(2)北方的本地人或居民;尤指美国北方各州的本地人或居民

北风 běifēng

(1)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2)尤指[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
(3)
(4)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北瓜 běigua

亦称“南瓜”

北关 běiguān

南宋首都临安城的北门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查看更多词组...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匕字部】北 ·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古文〕𧉥【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𠀤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𠀤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说文解字

【卷八】【北部】

𦮃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从北。博墨切

字源演变

北字的篆书
北字的篆书
北字的隶书
北字的隶书
北字的楷书
北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2897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