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吁
◎ 叹息:长吁短叹。
◎ 叹词,表示惊疑:吁,是何言欤?
● 吁(籲)
◎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吁。吁天(呼天诉苦)。
interjection 'Alas!'; to sigh
◎ 吁
<叹>
(1) (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同本义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书·吕刑》
吁!惊也。——《说文》
王曰:“吁,来!…”——《史记·周本纪》
吁!是何言欤?——《法言·君子》。注:“吁!骇叹之声。”
(2) 又如: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见《书·尧典》);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表示赞美)
◎ 吁
〈象声词〉
(1) 吆喝牲口的声音
(2) 另见
◎ 吁 籲
〈动词〉
(1) 呼天而告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书·召诰》
(2) 又如:吁天(呼天而告);吁号(呼叫);呼吁(呼告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3) 另见
◎ 吁
〈动词〉
(1) 叹息,叹气
香车辗尽关山日,弹罢琵琶只自吁。——《明珠记》
(2) 又如:吁唏(吁嘘。嘘唏,叹息);吁气(叹气);吁嗟(哀叹;叹息);吁嗟(慨叹);吁然(感叹的样子);吁叹(叹息;哀叹);吁嘻(感叹)
(3) 吐。如:吁呵(口中默念);吁吸(嘘气与吸气;呼吸);吁呼(指吐气);吁荼(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吁气(呼气,吐气)
云何吁矣。——《诗·周南·卷耳》
(4) 另见
◎ 吁求
呼吁并恳求
吁求各界人士捐助救灾
◎ 吁吁
喘气声。如:气喘吁吁
【丑集上】【口字部】吁 ·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古文〕𠮲【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𠀤音訏。【說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吁矣。 又留吁,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又【廣韻】【集韻】𠀤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
【卷二】【口部】吁
驚也。从口于聲。況于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