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次常用字
拼音:
xùn 
部首:
部外笔画:
六画
总笔画:
十画
笔顺:
一ノフ丶ノフ丨フ一一
仓颉:
MNPA
四角号码:
17220
U+6B89
五笔86/98:
GQQJ
阅读(5232次)

基本字义解释

xùn ㄒㄩㄣˋ

◎ 古代用人或物随葬:葬。

◎ 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国。节。难(nàn )。情。职。道(指为坚持某种信仰或理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英文翻译

die for cause, be martyr for

详细字义解释

xùn

〈动词〉

(1) (形声。从歹(本作歺),旬声。歺( è),剔过肉剩下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殉葬;以人从葬)

(2) 同本义
殉,用人送死也。——《玉篇》
王缢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左传》
死者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礼记·檀弓下》
与城为殉。——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殉死;殉葬

(4) 献身或丧生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庄子·让王》

(5) 又如:殉义(为道义而死);殉财(为财而死);殉物(为追求物质利益而死);殉身(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献身)

(6) 贪,追求
游子殉高位于生前,志士思重名于身后。——晋·陆机《豪士赋序》

(7) 又如:殉私(谋求私利);殉业(专心致志于学业或功业)

(8) 祈求。如:殉吉(祈求吉祥)

(9) 随;跟从
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孟子》。赵岐注:“殉,从也。”

(10) 又如:殉没(舍身以追随死者);殉义(遵从道义)

词性变化

xùn
〈名词〉
从葬的人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墨子》

常用词组

殉道 xùndào

为道义或某种主张而献身

殉国 xùnguó

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
郭侍中一心殉国。——《新编五代史平话》

殉教 xùnjiào

为某种宗教信仰而献身

殉教者 xùnjiàozhě

因坚持信仰或信奉某一宗教被处死的人

殉难 xùnnàn

赴难;靖难;亦指为国家的危难而献出生命
松山殉难。——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殉情 xùnqíng

为爱情而死

殉死 xùnsǐ

陪同死亡

殉葬 xùnzàng

用人或器物陪葬

殉葬品 xùnzàngpǐn

在史前葬中发现的随同死人埋葬的物品(如武器,装饰品,工具)

殉职 xùnzhí

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献身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歹字部】殉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廣韻】辭閏切【集韻】徐閏切【韻會】【正韻】松閏切,𠀤音徇。【玉篇】用人送死也。【禮·檀弓】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左傳·文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爲殉。國人哀之,爲之賦《黃鳥》。 又營也,求也。【書·伊訓】殉于貨色。【傳】殉,求也。正義曰:殉者,心循其事,是貪求之意,故爲求。【前漢·李陵傳】殉國家之急。【註】師古曰:殉,營也。一曰從也。又【班固·幽通賦】豈余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項岱註】亦訓營。 又凡以身從物皆曰殉。【莊子·騈拇篇】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天下盡殉也。彼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義同。【書·伊訓】殉于貨色。徐邈讀。 又【集韻】余絹切,音蝝。義同。

考證:〔【左傳·文六年】秦伯好任卒。〕 謹照原文好任改任好。

字源演变

殉字的篆书
殉字的篆书
殉字的隶书
殉字的隶书
殉字的楷书
殉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5232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