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字的楷书
繁体: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yáng 
部首:
部外笔画:
三画
总笔画:
七画
笔顺:
丶ノノ丶フノノ
仓颉:
FNSH
四角号码:
97827
U+7080
五笔86/98:
ONRT
阅读(11897次)

基本字义解释

(煬)yáng ㄧㄤˊ

◎ 熔化金属。

◎ 火旺。

◎ 烘干,烤火。

◎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英文翻译

roast; scorch; melt; flame

详细字义解释

yáng

〈动词〉

(1) 熔炼金属
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另见 yàng

基本词义解释

yàng

〈动词〉

(1) (形声。从火,昜( yáng )声。本义:烘烤)

(2) 同本义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

(3) 向火(取暖);烤火
炀,炙燥也。——《说文》
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
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战国策》

(4) 炊。如:炀者(灶下烧火的人);炀器(炉灶)

(5) 遮蔽,蒙蔽,挡住。如:炀没(湮没,消失);炀蔽(遮瞒;遮蔽)

词性变化

yàng

〈形容词〉

(1) 炽热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 东方朔《七谏》

(2)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3) 另见 yáng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煬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𠀤音漾。【說文】炙燥也。【揚子·方言】煬,炙也。【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又【玉篇】對火也。【廣韻】向也。【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又【揚子·方言】煬,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煬宮。【註】煬公伯禽子也。其廟已毀。季氏禱之。而立其宮。 又【玉篇】熱也。【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燥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廣韻】釋金也。【集韻】爍金也。或作烊。 又【集韻】尸羊切,音商。魯煬公。徐邈說。

说文解字

【卷十】【火部】

炙燥也。从火昜聲。余亮切

字源演变

炀字的篆书
炀字的篆书
炀字的隶书
炀字的隶书
炀字的楷书
炀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1897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