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pào  bāo  páo  pāo 
部首:
部外笔画:
五画
总笔画:
九画
笔顺:
丶ノノ丶ノフフ一フ
仓颉:
FPRU
四角号码:
97812
U+70AE
五笔86/98:
OQNN
阅读(9474次)

基本字义解释

páo ㄆㄠˊ

◎ 烧:炙。烙(luò)。制。

bāo ㄅㄠˉ

◎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干。

◎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羊肉。

pào ㄆㄠˋ

◎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兵。弹。

◎ 爆竹:鞭。花

◎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

英文翻译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详细字义解释

bāo

〈动词〉

(1) 一种烹调方法

(2) 用锅等在旺火上急炒[牛肉片、羊肉片等]。如:炮羊肉

(3) 中药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铁锅里急炒,使其焦黄爆裂。如:炮姜

(4)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如: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5) 另见 páo;pào

基本词义解释

páo

〈名词〉

(1) (形声。从火,包声。( páo )本义:古烹饪法的一种。用烂泥等裹物而烧烤)

(2) 同本义
炮,毛炙肉也。字亦作炰。以铁匕贯肉,加于火炙之。——《说文》
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亨羊炰羔。——《汉书·杨恽传》
炮取豚台若将。——《礼记·内则》。注:“以涂烧之为名也。”

(3) 又如:炮食(烧烤食物);炮燖(烧炙);炮燔(烧烤);炮豚(烤猪);炮羊(烤羊);炮胾(烤熟的肉块);炮煎(烧烤);炮祭(古代烧柴祭天的仪式)

(4) 焚烧,燃烧
令尹炮之,尽灭卻卻氏之族、党。——《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5) 又如:炮暑(酷署);炮土(瓦)

(6) 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陆游《离家示妻子诗》

(7) 通“庖”。厨师
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韩非子·难二》

砲、礮 pào

〈名词〉

(1) “炮”假借为“砲”,大炮
敌军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山炮;大炮;迫击炮;炮座(炮车;炮的台座);炮位(古代的火炮);炮局(旧称制造枪炮的工厂或储藏枪炮的场所)。又指象棋的一子。如:炮打隔山

(3) 爆竹。如:鞭炮;炮燥(由于心中烦躁而感到身上燥热);炮竿(爆竹);炮仗(爆竹);炮粲(爆竹炸裂的碎片)

(4) 爆破土石。如:放炮

(5) 另见 bāo;páo

词性变化

páo

〈动词〉

(1) 通“咆”。吼叫,咆哮
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诗·大雅·荡》注:“炰烋,《说文》引作咆哮。”

(2) 另见 bāo;pào

常用词组

炮兵 pàobīng

陆军的一个装备火炮的兵种或者类似编制

炮铳 pàochong

〈方〉∶爆竹

炮打灯儿 pàodǎdēngr

〈方〉∶爆竹的一种,点着后,发出响声的同时,还射出发光药,在空中燃烧发光

炮弹 pàodàn

(1)大炮用的空心发射体,内含炸药、化学物质和其它物质
(2)用于火炮发射的实心弹

炮格 páogé

同“炮烙”

炮灰 pàohuī

比喻被强迫参加非正义战争去送命的士兵

炮火 pàohuǒ

(1)火炮射击或炮弹发射;炮弹爆炸
炮火、火箭纷纷打射贡院。——《广州军务记》
(2)火力
被猛烈的炮火打得四分五裂的部队

炮击 pàojī

(1)用火炮进行猛烈射击
(2)将炮弹射向、射到或射进
炮击一城镇

炮舰 pàojiàn

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轻型军舰

炮口 pàokǒu

大炮的射出口

炮炼 páoliàn

用加热的方法把中药原料里的水分和杂质除去

炮楼 pàolóu

四周凿有用来了望、射击的枪眼的碉堡,对于作战能发挥一定作用的圆柱形建筑

炮烙 páoluò

原作“炮格”,古时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
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炮手 pàoshǒu

(1)操作或操纵一门火炮的人员
(2)舰上操纵火炮的海军军士和士兵
(3)负责管理和使用火炮的士兵

炮塔 pàotǎ

安装在要塞炮台、军舰、飞机或坦克上装备一门或多门火炮的圆顶形或圆柱形构件

炮台 pàotái

(1)旧时在江海口岸和其他要塞上构筑的永备性火炮阵地
(2)为放置火炮而建筑的炮位或平台

查看更多词组...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炮 ·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𠀤音庖。同炰。【說文】毛炙肉也。【廣韻】一曰裹物燒也。【詩·小雅】炮之燔之。【傳】毛曰炮。加火曰燔。【疏】此述庶人之禮,當是合毛而炮之。【禮·內則】炮取豚若將。【註】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以炮以燔。【註】炮裹之也。【周禮·地官·封人】毛炮之豚。【註】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按註疏,合毛,去毛總曰炮。廣韻止訓合毛炙物,義猶未全。 又【周禮·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註】炮祭,燔柴也。 又【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註】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與庖通。【前漢·律歷志】炮犧氏之王天下也。【師古註】炮,與庖同。 又【集韻】披敎切,音砲。灼也。【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註】炮,普敎反。 又叶蒲侯切。【詩·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

考證:〔【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註】炮,著敎反。〕 謹照原文著敎反改普敎反。

说文解字

【卷十】【火部】

毛炙肉也。从火包聲。薄交切

字源演变

炮字的篆书
炮字的篆书
炮字的隶书
炮字的隶书
炮字的楷书
炮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9474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