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zhù 
部首:
部外笔画:
八画
总笔画:
十四画
繁部:
部外笔画:
九画
总笔画:
十五画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仓颉:
HJKA
四角号码:
88604
U+7BB8
五笔86/98:
TFTJ
阅读(4951次)

基本字义解释

zhù ㄓㄨˋ

◎ 筷子。

◎ 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 古同“”,明显。

英文翻译

chopsticks

详细字义解释

zhù

〈名词〉

(1) (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同本义
羹之有菜者用梜。——《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梜。”
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难》
辍箸叹曰。——清·周容《芋老人传》

(2) 又
亦辍箸曰。

(3) 又
独一箸间。

(4) 又如:长箸(较长的筷子);箸长碗短(比喻餐具凌乱不齐);箸筩(盛筷子的竹筒);箸子(筷子)

词性变化

zhù

〈动词〉

(1) 通“著”。显明;显示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强国》
致忠信,箸仁义。——《荀子·王霸》

(2) 撰写,写作。后作“著”
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 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史记》

(3) 又如:箸录(记载;记录);箸论(著作,论述);箸撰(撰述;写成的作品)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箸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古文〕𣥧【廣韻】遲倨切【集韻】【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𠀤音宁。匙箸,飯具。【禮·曲禮】飯黍毋以箸。【史記註】箸卽筯也。 又與櫡同。【史記·絳侯世家】景帝召條侯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註】櫡,《漢書》作箸,食所用也。【嶺表錄】南海岸邊沙中生沙箸,一名越王竹,相傳越王棄餘算而生,若細荻,高尺餘,春吐苗,箕心茗骨,靑而且勁。南海人愛其色,以爲酒籌。凡欲採者,須輕步向前拔之,聞行聲,遽縮入沙中不可得。 又【集韻】陟略切【正韻】直略切,𠀤音著。被服也。一曰附也,黏也。【戰國策】智伯曰:兵箸晉陽三年矣。【註】箸,言附其城。 又【廣韻】【集韻】𠀤同著。【列子·仲尼篇】形物其箸。【註】形物,猶事理也。事理自明,非我之功也。 又與宁同,門屛閒也。【周語】大夫日恪位箸以儆其官。

说文解字

【卷五】【竹部】

飯攲也。从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

字源演变

箸字的篆书
箸字的篆书
箸字的隶书
箸字的隶书
箸字的楷书
箸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4951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