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字的楷书
繁体: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zhŏng 
部首:
部外笔画:
四画
总笔画:
八画
繁部:
部外笔画:
四画
总笔画:
八画
笔顺:
ノフ一一丨フ一丨
仓颉:
BL
四角号码:
75206
U+80BF
五笔86/98:
EKHH
阅读(5090次)

基本字义解释

(腫)zhǒng ㄓㄨㄥˇ

◎ 皮肉浮胀:胀。瘤。痛。浮。红。脓。臃

英文翻译

swell; swollen; swelling

详细字义解释

zhǒng
〈名词〉
(形声。从肉,中(重)声。本义:痈)同本义
肿,痈也。——《说文》
肉暴长曰肿。——《论衡·状留》
肿疡。——《周礼·疡医》。注:“痈而上创者。”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吕氏春秋·尽数》
疡医掌肿疡。——《周礼·天官》。郑玄注:“肿疡,痈而上生疮者”

词性变化

zhǒng

〈动词〉

(1) 浮胀;肿胀
看那店主人,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水浒传》

(2) 又如:肿泄(病名。腹泻及手足浮肿);肿哙(虚肿);肿疡(痈;毒疮);肿病(病名。即水肿。通称浮肿)

常用词组

肿大 zhǒngdà

指一种异常的扩展、肿胀或膨胀,或者指强度或体积的增大

肿块 zhǒngkuài

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胀;皮肤肿瘤

肿瘤 zhǒngliú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物体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分良、恶性两类

肿痛 zhǒngtòng

由急、慢性刺激引起的组织肿胀疼痛

肿胀 zhǒngzhàng

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身体某一部分体积增大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腫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𠀤音種。【說文】癰也。【廣韻】疾也。【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註】腫瘍,而上生創者。【爾雅·釋訓】腫足爲尰。【疏】膝之下有瘡腫,是涉水所爲。 又膚肉浮滿也。【史記·倉公傳】後五日當𦡈腫。【前漢·五行志】公閉門而泣之,目盡腫。【後漢·梁皇后紀】從閒以來,加以浮腫。 又【釋名】腫,鍾也。寒熱氣所鍾聚也。 又【增韻】脹也。【管子·輕重篇】無鹽則腫。 又瘣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旁不腫。【註】瘣也。

说文解字

【卷四】【肉部】

癰也。从肉重聲。之隴切

字源演变

肿字的篆书
肿字的篆书
肿字的隶书
肿字的隶书
肿字的楷书
肿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5090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