莩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piăo 
部首:
部外笔画:
七画
总笔画:
十画
繁部:
部外笔画:
七画
总笔画:
十三画
笔顺:
一丨丨ノ丶丶ノフ丨一
仓颉:
TBND
四角号码:
44407
U+83A9
五笔86/98:
AEBF
阅读(4222次)

基本字义解释

ㄈㄨˊ

◎ 芦苇秆里面的薄膜:葭

piǎo ㄆㄧㄠˇ

◎ 同“”。

英文翻译

membrane lining inside of reed

详细字义解释

〈名词〉

(1) 莩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高一米许。叶片扁平,条状披针形
莩,莩草也。——《说文》张舜徽注:
“莩此草生湖地,色淡白,可以盖屋,湖、湘间平野亦多有之。”

(2) 植物茎杆里的白膜或种子的外皮
朱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故犹在,争得讳含来。——唐·李商隐《百果嘲樱桃》

(3) 又如:莩甲(种子脱去皮壳而萌发)

(4) 另见 piǎo

基本词义解释

piǎo

(1) 同“殍” [same as “殍”]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饿莩(饿死的人)

(3) 另见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莩 ·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芳無切,音孚。【前漢·中山靖王傳】今羣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註】葭,蘆也。莩者,其𥮉中白皮至薄者也。 又【爾雅·釋草】莩,麻母。【註】苴麻盛子者。【儀禮·喪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註】澡者,治去莩垢,不絕其本也。 又【唐韻古音】縛謀反。【集韻】房尤切,𠀤音浮。草名。 又【廣韻】平表切。與殍通。【孟子】野有餓莩。【疏】郊野之閒有餓而死者。 又通摽。【王應麟·詩攷】莩有梅。莩,零落也。【前漢·食貨志】作𦭼。詳𦭼字註。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

艸也。从艸孚聲。芳無切

字源演变

莩字的篆书
莩字的篆书
莩字的隶书
莩字的隶书
莩字的楷书
莩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4222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