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zàng  cáng 
部首:
部外笔画:
十四画
总笔画:
十七画
繁部:
部外笔画:
十四画
总笔画:
二十画
笔顺:
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
仓颉:
TIMS
四角号码:
44253
U+85CF
五笔86/98:
ADNTAAUH
阅读(16815次)

基本字义解释

cáng ㄘㄤˊ

◎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zàng ㄗㄤˋ

◎ 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 古同“”。

同义词、反义词

英文翻译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详细字义解释

cáng

〈动词〉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zàng

〈名词〉

(1) 收藏财物的府库
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
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宝藏兴焉。——《礼记·中庸》
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列子·黄帝》
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宋史·太宗七女传》

(2) 又如:藏吏(负责宫内府库的官吏);库藏(仓库);藏户(仓库的出入口);藏府(公家的府库)

(3) 内脏。后作“脏”
酒练五藏。——汉·枚乘《七发》
五味者何?曰:五藏。——《管子·水地》
百骸九窍六藏。——《庄子·齐物论》
吸新吐故以练藏。——《汉书·王吉传》

(4) 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5) 又如:藏府(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同脏腑)

(6) 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为景灵使,阅道藏。——《宋史·王钦若传》

(7) 又如:藏主(主持佛事的当家和尚);三藏(佛经经典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总称“三藏”);道藏(道教书籍的总汇);释藏(佛教经典的总汇)

(8) 宝藏
只道他掘了藏,原来却做了这样生意,故此有钱。——《醒世恒言》

(9) 藏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10) 西藏的简称。西藏地区。如:藏羊(西藏高原所产的羊);藏文(西藏的文字);藏香(西藏一带所产的一种线香)

(11) 另见 cáng

常用词组

藏躲 cángduǒ

躲藏;隐藏
无处藏躲

藏垢纳污 cánggòu-nàwū

(1)比喻包容肮脏丑恶的人和事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吧: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
(2)也作“藏污纳垢”

藏红花 zànghónghuā

(1)即番红花。一种茑尾科植物
(2)该种植物的花柱的上部及柱头

藏奸 cángjiān

(1)心中不怀好意
笑里藏奸
(2)〈方〉∶不使出全副精力或不愿尽全部力量帮助别人

藏蓝 zànglán

蓝里略透红色

藏历 zànglì

中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9世纪初即已采用。基本上与今夏历同

藏龙卧虎 cánglóng-wòhǔ

藏伏着蛟龙,隐卧着猛虎。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
在中州地面,四通八达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英雄荟萃之区。——姚雪垠《李自成》

藏猫儿 cángmāor

儿童互相躲藏寻找的游戏

藏匿 cángnì

潜藏隐匿
四面包抄,无处藏匿

藏器待时 cángqì-dàishí

怀藏才智勇武于身,以待可用之时施展

藏青 zàngqīng

颜色名。蓝而近黑

藏身 cángshēn

躲藏;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无处藏身

藏书 cángshū

收藏图书

藏书 cángshū

收藏的图书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很多

藏头露尾 cángtóu-lùwěi

比喻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藏戏 zàngxì

藏族的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地区

查看更多词组...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藏 ·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𠀤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𠀤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臧。

考證:〔【晉語】文公之出也,豎豆須守藏者也。〕 謹照原文豆改頭。〔【周禮·天官·醫師】參之以九藏之動。〕 謹照原書醫師改疾醫。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

匿也。昨郎切〖注〗臣鉉等案:《漢書》通用臧字。从艸,後人所加。

字源演变

藏字的篆书
藏字的篆书
藏字的隶书
藏字的隶书
藏字的楷书
藏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6815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