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字的楷书
繁体: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部首:
部外笔画:
四画
总笔画:
七画
笔顺:
丨フ一一一ノ丶
仓颉:
RMK
四角号码:
60804
U+5434
五笔86/98:
KGDU
阅读(13512次)

基本字义解释

ㄨˊ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 姓。

英文翻译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详细字义解释


〈动词〉
(会意。从口,从矢。矢( ),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词性变化

〈形容词〉
〈方〉∶大。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名词〉
吴国。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常用词组

吴承恩 Wú Chéng’ēn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吴音 wúyīn

指吴语,吴方言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说文解字

【卷十】【夨部】

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从夨口。𡗾,古文如此。五乎切〖注〗徐鍇曰:“大言,故夨口以出聲。《詩》曰:不吳不揚。今寫《詩》者改吳作。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 〖注〗𡗿,亦古文吳。文四 重一

字源演变

吴字的篆书
吴字的篆书
吴字的隶书
吴字的隶书
吴字的楷书
吴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3512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