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部首:
部外笔画:
十三画
总笔画:
十七画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仓颉:
DHSK
四角号码:
48940
U+6A84
五笔86/98:
SRYT
阅读(18988次)

基本字义解释

ㄒㄧˊ

◎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英文翻译

call arms; urgency

详细字义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檄文)

(2) 同本义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奉檄守御。——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4) 泛指信函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词性变化

〈动词〉

(1)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2) 又如:檄调(行檄调动);檄委(用檄文晓谕、托咐)

常用词组

檄文 xíwén

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特指声讨的文告
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檄 ·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胡狄切【集韻】【韻會】【正韻】𠛬狄切,𠀤音薂。【說文】下尺書也。【顏師古曰】檄者,以木𥳑爲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前漢·申屠嘉傳】爲檄召通。 又有急,則加以雞羽揷之,示速疾也。【史記·漢高紀】以羽檄徵天下兵。 又【韻會】陳彼之惡,說此之德,曉諭百姓之書也。又曰:檄,皎也,明言此使令皎然而識也。漢《司馬相如·諭巴蜀檄》、魏《陳琳·討曹操檄》皆是。又【逸雅】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 又長檄,印封長牒也。【後漢·安帝紀】民窮困道路,欲歸本郡,在所爲封長檄。又檄櫂直上。【爾雅·釋木】無枝爲檄。 又檄糴,疾貌。【嵆康·琴賦】懰檄糴以奔邀。 又【唐韻】胡敎切,音效。【郭璞·蜜蜂賦】誅戮峻于鈇鉞,招徵速乎羽檄。集不謀而同期,動不安而齊約。

考證:〔櫂直上也。〕 謹照爾雅註原文改檄櫂直上。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

二尺書。从木敫聲。胡狄切

字源演变

檄字的篆书
檄字的篆书
檄字的隶书
檄字的隶书
檄字的楷书
檄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8988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