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 姓。
◎ sea, ocean; maritime
◎ 海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清·郭小亭《济公全传》
◎ 海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 海岸
海滨或滨海的陆地边界
海岸炮台
◎ 海岸线
(1)
(2)陆地和水域(尤指海或洋)之间形成的界限线
(3)指从海岸交界线向陆地和海面延伸一定范围的水面和地面
◎ 海拔
(1)超出海平面的高度
(2)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
◎ 海报
张贴起来或用其它办法分发出去的广告
◎ 海豹
构成海豹科(Phocidae)与海狮科(Otariidae)的许多种海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任一种,主要生活在凉爽的海滨或浮冰上,上岸交配产仔,以鱼或其它海产动物为食,四肢已变化为有蹼的鳍,基本上适于游泳,人们为了取其皮毛、皮革和油脂曾经大量猎捕
◎ 海北天南
一个在天南,一个在海北,形容相距极远。也作“天南海北”。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 海滨
(1)与海邻接的陆地
海滨疗养院
(2)渐渐斜下的洋岸、海岸,覆盖着沙子、砾石或稍大的岩石碎片的河岸(通常原先位于水面之上,且不长草木),亦指沿岸沉积的沙子、砾石或岩片的海岸地带
◎ 海波
硫代硫酸钠,在摄影上作定影剂用
◎ 海菜
海洋中可作为食用菜的植物
◎ 海参
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无脊椎动物
◎ 海参崴
位于绥芬河口海湾东岸,渤海的率宾府地,元称永明城,清属吉林珲春协领管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被俄国割占,1862年改为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意为控制东方
◎ 海草
海产植物(如藻类)
◎ 海汊
一片伸入邻近大块陆地的窄而长的海湾
◎ 海产
出自海洋的各种动植物产品
◎ 海潮
海水有规律涨落的自然现象
◎ 海程
在海上航行所经的路程
那个小岛海程较长
【巳集上】【水字部】海 ·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𠀤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𣴴。
【卷十一】【水部】
天池也。以納百川者。从水每聲。呼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