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cuó 
部首:
部外笔画:
七画
总笔画:
十二画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ノ丶ノ丶一丨一
仓颉:
KOOG
四角号码:
00114
U+75E4
五笔86/98:
UWWF
阅读(6211次)

基本字义解释

cuó ㄘㄨㄛˊ

◎ 〔疮〕一种皮肤病,俗称“粉剌”。

◎ 痈:疽(即“痈疽”)。

英文翻译

a swelling of the lymph nodes

详细字义解释

cuó

〈名词〉

(1) 痈
痤,小肿也。从疒,坐声。——《说文》
金星之山多天婴,可以已痤。——《山海经·中山经》

(2) 又如:痤疽(犹痈疽,毒疮);痤人(患痈疮的人);痤然(像痈疽似的);痤睢(痤疽)

(3) 疖子
郁乃痤。——《素问·生桉通天论》。注:“色赤瞋愤,内蕴血脓,形小而大如酸枣,或如气豆,此皆阳气内郁所为。”

(4) 如:痤赘(小疖。比喻小祸害)

常用词组

痤疮 cuóchuāng

皮肤病,多见于青年人的面部及胸、背、肩等部位。通常是圆锥形的小红疙瘩,有的有黑头。多由皮脂腺分泌过多、消化不良、便秘等引起。俗称“粉刺”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痤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唐韻】昨禾切【集韻】徂禾切【正韻】才何切,𠀤音矬。【說文】小腫也。一曰族絫。【徐曰】今別作瘯蠡,非是。【玉篇】癤也。【博雅】痤,癰也。【韓非子·六反篇】彈痤者痛,飲藥者苦。【後漢·律曆志】白露晷長六尺二寸八分,當至不至,多病痤疽泄。【山海經】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可以已痤。【註】癰,痤也。 又人名。【史記·秦本紀】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

说文解字

【卷七】【疒部】

小腫也。从疒坐聲。一曰族絫。昨禾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瘯蠡,非是。

字源演变

痤字的篆书
痤字的篆书
痤字的隶书
痤字的隶书
痤字的楷书
痤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6211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