腄字的楷书
分类:
生僻字
拼音:
chuí  zhuī 
部首:
部外笔画:
八画
总笔画:
十二画
繁部:
部外笔画:
八画
总笔画:
十二画
笔顺:
ノフ一一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仓颉:
BHJM
四角号码:
72215
U+8144
五笔86/98:
ETGF
阅读(2896次)

基本字义解释

chuí ㄔㄨㄟˊ

◎ 趼,手、脚掌上因长期摩擦形成的硬皮。

◎ 马或鸟胫上的结骨。

◎ 臀。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腄 ·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竹垂切【集韻】【韻會】株垂切,𠀤音箠。【說文】瘢胝也。一曰馬及鳥脛上結骨。李舟說。 又【集韻】【韻會】𠀤是爲切,音垂,臀也。 又縣名。【史記·秦始皇紀】過黃腄。【註】東萊有黃縣,腄縣。十三州志,牟平縣,古腄縣也。又【主父偃傳】起於東腄琅邪負海之郡。 又【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𠀤音縋。縣名。在東萊。 又【集韻】視隹切,音誰。又傳追切,音椎。又樹僞切,音瑞。又【廣韻】羽求切【集韻】于求切,𠀤音尤。義𠀤同。 又【集韻】崇懷切,音𢶀。本作膗,形惡。

说文解字

【卷四】【肉部】

瘢胝也。从肉垂聲。竹垂切

字源演变

腄字的楷书
腄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2896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