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字的楷书
繁体: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xián 
部首:
部外笔画:
五画
总笔画:
十一画
笔顺:
ノノ丨ノ一一一フ一一丨
仓颉:
XHOCM
四角号码:
21221
U+8854
五笔86/98:
TQFHTQGS
阅读(12538次)

基本字义解释

(銜)xián ㄒㄧㄢˊ

◎ 马嚼子。

◎ 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

◎ 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 接受,奉:命。

◎ 指前后相接:接。

◎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军。官

英文翻译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详细字义解释

銜、啣 xián
〈动词〉

(1) 口含
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3) 怀藏
衔之次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如:衔恩(感恩);衔悔(怀有悔恨之心);衔匿(深藏在心里);衔恤(心怀忧伤);衔哀(心怀哀痛)

(5) 奉接,接受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醒世恒言》

(6) 又如:衔命(奉行命令)

(7)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且把粮车首尾衔,权做寨栅。——《水浒全传》

(8) 包含,蕴含
衔远山。——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常用词组

衔恨 xiánhèn

心中悔恨、懊恼、怨恨
使天下诸衔恨于我。——《封神演义》

衔接 xiánjiē

事物首尾连接
大桥把两条公路衔接起来

衔枚 xiánméi

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徒衔枚而进。——《周礼·夏官·大司马》
章邯夜衔枚击项梁定陶。——《汉书·高帝纪》
衔枚疾走

衔头 xiántóu

头衔

衔尾 xiánwěi

前后相接;紧跟
衔尾相随

衔尾相随 xiánwěi-xiāngsuí

(1)形容马匹前后相接,紧跟着行进。也比喻人一个紧随一个地行动,也可用于车辆、动物等
如遇险阻,衔尾相随。——《汉书·匈奴传》
(2)——亦作“衔尾相属”

衔冤 xiányuān

指无辜受罪。即“含冤”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銜

【廣韻】戸監切【集韻】【韻會】乎監切,𠀤音咸。【說文】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徐曰】馬銜所以制之行也。會意。【戰國策】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前漢·張敞傳】利其銜策。 又【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詩·豳風·勿士行枚箋】初無行𨻰銜枚之事。【東京夢華錄】車駕登宣德樓,下赦,旋立雞竿,竿尖大木盤上有金雞,口銜紅幡子,書皇帝萬歲字。【盧照隣詩】龍銜寶蓋迎朝日。 又【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銜命。 又官吏階位曰銜。【語林】近代選曹補授,先具舊官於前,次書擬官於後,新舊相銜也。【白居易·贈張籍詩】獨有詠詩張大祝,十年不攺舊官銜。【陸遊詩】頭銜字字敵冰淸。 又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林景熙詩】心銜造化仁。 又憾也。【前漢·外戚傳】栗姬怒不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唐書·薛藝傳】藝頻爲李景所辱,深銜之。 又人參,一名人銜。【本草】其成有階級,故名。【蘇軾詩】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又馬銜,海神也。【木華·海賦】海童邀路,馬銜當蹊。【註】海童,馬銜,皆神名。馬銜,馬首,一角,龍形。

说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

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戶監切

字源演变

衔字的篆书
衔字的篆书
衔字的隶书
衔字的隶书
衔字的楷书
衔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2538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