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gōng 
部首:
部外笔画:
三画
总笔画:
十画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ノフ一フ
仓颉:
HHN
四角号码:
27227
U+8EAC
五笔86/98:
TMDX
阅读(7256次)

基本字义解释

gōng ㄍㄨㄥˉ

◎ 身体。

◎ 自身,亲自:反自问。行实践。事必亲。

◎ 弯曲身体:鞠身下拜。

英文翻译

body; personally, in person

详细字义解释

gōng

〈名词〉

(1)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2) 同本义
躬,身也。——《说文》
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
吾党有直躬者。——《论语》。孔注:“直身而行。”
躬腠胝无胈。——《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
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
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指安身)。——《汉书·元帝纪》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 又如:躬体(身体);躬先士卒(身先士卒);躬擐(身穿。擐:穿)

(4) 生命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沅、湘。——汉·刘向《九叹·远游》

(5) 通“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
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谓侯之上下幅布也。——《仪礼·乡射礼记》

(6) 又如:长躬(衣服的中间部分较长)

词性变化

gōng

〈代词〉

(1) 自身;自己
已躬命之。——《仪礼·士昏礼记》。注:“犹亲也。”
静言思之,躬自悼之。——《诗·卫风·氓》
百官之非,宜由联躬。——《史记·教本纪》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国语·越语下》

(2) 又如:躬自(自己);躬化(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反躬自问

gōng

〈副词〉

(1) 亲身;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史公治兵,往来 相城,必躬 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躬耕乐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躬身(亲身,自身);躬稼(亲身从事农事);躬卒(亲自率领;亲身实行)

gōng

〈动词〉

(1) 本身具有。如:躬上将之姿(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

(2) 稍微向前弯身,以表尊敬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霸形》

(3) 又如:躬身下拜;躬敛(屈身敛衽。古代妇女行礼时的动作);躬身(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gōng
〈形容词〉
通“穷”( qióng)。困苦危难
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躬为匹夫而不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大戴礼·哀公问五义篇》

常用词组

躬耕 gōnggēng

古时天子亲自下田的礼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躬亲 gōngqīn

亲自动手做
事必躬亲

躬身行礼 gōngshēn xínglǐ

指弯下身行礼,常表示臣服或恭敬
向皇后躬身行礼

躬行 gōngxíng

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康熙字典

【酉集中】【身字部】躬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唐韻】居崇切【集韻】【韻會】居雄切,𠀤音弓。【說文】躳或从弓,身也。【五經文字】躬,俗躳字。今經典通用。【易·蒙卦】見金夫不有躬。又【艮卦】艮其身,止諸躬也。【疏】躬,猶身也。【書·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詩·邶風】我躬不閱。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伯執躬圭。【註】以人形爲瑑飾。 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叶姑弘切【易·震卦】不于其躬,于其鄰。【班固·東都賦】登靈臺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又叶俱王切。【𨻰琳·大荒賦】延年其可留兮,何勤遠以苦躬。紛吾情之駘蕩兮,嗟吾願有弗遑。

考證:〔【班固·東都賦】登靈臺乎考休徵。〕 謹照原文臺下省乎字。

字源演变

躬字的篆书
躬字的篆书
躬字的隶书
躬字的隶书
躬字的楷书
躬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7256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