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部首:
部外笔画:
七画
总笔画:
十画
笔顺:
ノノ丨ノ丶一一丨ノ丶
仓颉:
HOOMD
四角号码:
28294
U+5F90
五笔86/98:
TWTYTWGS
阅读(23172次)

基本字义解释

ㄒㄩˊ

◎ 缓,慢慢地:步。缓。图。徐徐

◎ 姓。

同义词、反义词

英文翻译

slowly, quietly, calmly; composed, dignified

详细字义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2) 同本义
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

(3) 散开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

词性变化

〈形容词〉

(1) 缓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此事当徐议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2)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3) 安闲的样子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4)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5) 全,都。通“俱”
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名词〉

(1) 古州名。古徐州的简称,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约在今江苏、山东、安徽的部分地区。汉以后各代皆置徐州,辖地常有变更,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带。多以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或下邳(今江苏邳县)为治所

(2) 古国名
仁义而徐亡。——《韩非子·五蠹》
循徐鲁之力。

(3) 徐族为古代九夷之一,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周初建立徐国,后为吴国所灭。如:徐方(指古徐国);徐宅(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

(4) 姓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

(5) ——《战国策·燕策》

常用词组

徐步 xúbù

缓慢地步行
徐步而死。——《左传》

徐步 xúbù

以缓慢的步伐
徐步走向前

徐缓 xúhuǎn

延缓;缓慢
水流徐缓

徐来 xúlái

[风]轻缓吹来
清风徐来

徐娘 xúniáng

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徐图 xútú

从容地设法谋取
徐图歼击

徐徐 xúxú

(1)速度或节奏缓慢地
红旗徐徐升起
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
徐徐而来

徐偃王 Xúyǎnwáng

西周时徐国国君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百里。——《韩非子·五蠹》

徐州 Xúzhōu

江苏西北部城市,津浦和陇海两铁路的交点,有煤炭、机械、化学、冶金等工业,并有云龙山、云龙湖等名胜古迹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徐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唐韻】似魚切【集韻】【韻會】祥余切【正韻】祥於切,𠀤序平聲。【說文】安行也。【玉篇】威儀也。【爾雅·釋訓】其虛其徐,威儀容止也。【註】雍容都雅之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音義】徐徐,安穩貌。 又通作邪。【詩·鄘風】其虛其邪。【箋】邪,讀如徐。【疏】虛徐者,謙虛閑徐之義。 又【廣韻】緩也。【廣雅】遲也。【孟子】子謂之姑徐徐云爾。 又【廣韻】州名。【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爾雅·釋地】濟東曰徐州。【疏】淮海閒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釋名】徐舒也。土氣舒緩也。 又國名。【左傳·昭元年】周有徐奄。【註】二國皆嬴姓。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臨淮郡有徐縣。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姓。【廣韻】自顓頊之後,春秋時,徐偃王假行仁義,爲楚文王所滅,其後氏焉,出東海,高平,東莞,琅邪,濮陽五望。

说文解字

【卷二】【彳部】

安行也。从彳余聲。似魚切

字源演变

徐字的篆书
徐字的篆书
徐字的隶书
徐字的隶书
徐字的楷书
徐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23172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