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
◎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豆儿。
◎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 姓。
beans, peas; bean-shaped
◎ 豆 荳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3)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5) 古代容器。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6)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7)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8)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9) 古代重量单位。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10) 样子像豆的东西。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11) 姓
◎ 豆瓣
豆类去皮后可分开的子叶
◎ 豆瓣儿酱
以大豆或蚕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带有豆瓣儿的酱
◎ 豆包
以甜的红豆糊为馅作成的包子
◎ 豆饼
从大豆榨油后所得油饼,可做饲料、肥料
◎ 豆豉
把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经过发酵而成的食品,可以调味,也可入药
◎ 豆粉
豆子经加工而成的粉状细末
◎ 豆腐
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使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而成的食品
◎ 豆腐脑儿
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而凝结成的半固体
◎ 豆腐皮,豆腐衣
(1)煮熟的豆浆表面上结的薄皮,揭下晾干后供食用
(2)〈方〉∶千张
◎ 豆羹
(1)用豆粉加水及调料煮或蒸成的糊状食品
(2)像一豆之羹,比喻微小
◎ 豆萁
豆秸的俗称
◎ 豆荚
(1)豆类的果实。也说豆角儿——主要用作菜肴
(2)[种子或仁的]外皮、壳或荚;尤指干外皮、干壳、干荚
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
◎ 豆浆
用水冲的大豆粉或磨得很细的大豆浆
◎ 豆酱
将大豆浸泡煮熟磨碎后,加酱、曲、盐等发酵制成的副食品
◎ 豆角,豆角儿
豆荚的俗称——多指鲜嫩可做菜的
◎ 豆秸
豆类植物的茎杆
【卷五】【豆部】豆
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凡豆之屬皆从豆。𣅣,古文豆。徒候切〖注〗𣅋、𤽋,亦古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