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字的楷书
繁体:
分类:
通用字、常用字
拼音:
zàn 
部首:
部外笔画:
十二画
总笔画:
十六画
繁部:
部外笔画:
十二画
总笔画:
十六画
笔顺:
ノ一丨一ノフノ一丨一ノフ丨フノ丶
仓颉:
HUBO
四角号码:
24802
U+8D5E
五笔86/98:
TFQM
阅读(13343次)

基本字义解释

(贊)zàn ㄗㄢˋ

◎ 帮助,辅佐:助。划。襄(协助)。理。成。

◎ 主持礼仪:礼。

◎ 夸奖,称扬:叹。许。扬。和()。颂。赏。词。誉。称

◎ 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小。像

英文翻译

help, support, assist, aid

详细字义解释

贊、賛 zàn
〈动词〉

(1) (会意本义:进财货以求谒见)

(2) 同本义
赞,见也。——《说文》。按,玉帛雉羔雁之属皆贝类。贝者,佐见之具。
进见以见为礼也。——《说文》锴注

(3) 又如:赞谒(进见);赞献(进献祭品);赞见(进见)

(4) 导引
太史赞王,王敬从之。——《国语》

(5) 又如:赞引(引导);赞见(引见);赞谕(引导教谕)

(6) 辅佐,佐助
赞,佐也。——《小尔雅·广诂》
益赞于禹曰。——《书·大禹谟》
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仪礼·乡饮酒礼》
卿大夫赞君。——《礼记·明堂位》
子若能以忠信赞君。——《国语·晋语》
赞帷幄之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赞军校尉。(武官名,相当于参谋。)

(7) 又如:赞善(官名。唐始置,为太子属官,掌司从、辅佐);赞元理化(辅佐皇帝推行德化);赞翼(辅助);赞赞(努力帮助)

(8) 称颂;赞美
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心计交赞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9) 又如:赞拜(臣子朝拜皇帝时,赞礼的人在旁唱礼);盛赞(极力称赞);赞尚(看重别人的长处并加以称扬)

(10) 告诉;介绍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1) 明白
总百氏,赞篇章。——《汉书》

(12) 又如:赞阅(明察历练)

(13) 参与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

(14) 又如:赞议(参议);赞决(参与决策)

(15) 选拔
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礼记·月令》

词性变化

zàn

〈名词〉

(1) 一种抒情文体,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为标志。如:天安门赞

(2) 对某人或某事(如对死者的品质和贡献)的赞颂。如:像赞;赞评(史家的赞词与评论)

(3) 司仪
伊陟赞于巫咸。——《书·咸有一德》
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赞仪(司礼之人);赞撤(古代祭祀完毕,大祝帮助小祝撤去祭器)

(5) 姓

zàn

〈动词〉

(1) 称赞;颂扬
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后汉书》
下诏褒赞。——《三国志·许褚传》

(2) 又如:赞述(欣赏他人的美善而加以称扬)

(3) 辅佐,帮助
幽赞天地。——汉《白石神君碑》
幽赞神明。——汉《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赞拜王庭。——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

zàn

〈名词〉

(1) 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如:像赞;小赞

(2) 佛经中佛教徒歌颂教主释迦牟尼及其他佛陀的文辞
是夜黄昏,僧徒礼赞,螺呗间作,渤海命军侯悉擒械之来。——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常用词组

赞比西河 Zànbǐxī Hé

非洲中南部和东南部的河流,流经安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注入印度洋,全长3540公里,是非洲第四大河

赞不绝口 zànbùjuékǒu

不住嘴的夸奖

赞成 zànchéng

(1)对别人的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
我不赞成
(2)帮助促成
赞成其计

赞词 zàncí

称赞的话。也作“赞辞”

赞礼 zànlǐ

(1)祭祀或举行婚丧典礼时在旁宣读行礼项目,让人进行
(2)在典礼中宣唱节目,以便仪式进行的人

赞美 zànměi

赞扬歌颂
赞美幸福的生活

赞美诗 zànměishī

原指颂扬神、英雄和著名人物的诗歌。严格地说是基督教徒用来祈祷的歌曲

赞佩 zànpèi

称赞钦佩
赞佩的目光

赞赏 zànshǎng

赞同,欣赏,钦佩
得到人们的赞赏和高度评价

赞颂 zànsòng

赞美歌颂
极口赞颂

赞叹 zàntàn

称赞;叹赏
赞叹不已

赞同 zàntóng

赞许,认同
这一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赞同

赞许 zànxǔ

认为好而称赞;赞赏
以赞许的眼光看待一个企业

赞扬 zànyáng

称赞;称扬
对他的本领大肆赞扬

赞语 zànyǔ

赞美的言语

赞誉 zànyù

称赞;称誉
赞誉之声四起

查看更多词组...

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字部】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則旰切,音讚。【說文】見也。从貝从兟。【註】徐鉉曰:兟,音詵,進也。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 又【易·說卦】幽贊于神明。【註】贊,明也。【疏】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爲明也。 又【書·大禹謨】益贊于禹曰。【傳】贊,佐也。【儀禮·士冠禮】少退贊命。【家語】游夏不能贊一辭。 又【書·臯陶謨】贊贊襄哉。【傳】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疏】進習上古行事,贊成其辭而言之也。 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自贊曰。【註】師古曰:贊,進也。 又【廣韻】出也,助也。 又姓。【呂氏春秋】相馬贊君。 又叶則縣切,音箭。【蘇軾·謝吳山神文】禱于有神,隂假其便。不愆于素,或出幽贊。

说文解字

【卷六】【貝部】

見也。从貝从兟。則旰切〖注〗臣鉉等曰:兟,音詵,進也。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

字源演变

赞字的篆书
赞字的篆书
赞字的隶书
赞字的隶书
赞字的楷书
赞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3343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