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次常用字
拼音:
niăn 
部首:
部外笔画:
八画
总笔画:
十一画
繁部:
部外笔画:
八画
总笔画:
十一画
笔顺:
一丨一ノ丶丶フ丶フ丶丶
仓颉:
QOIP
四角号码:
58032
U+637B
五笔86/98:
RWYN
阅读(9960次)

基本字义解释

niǎn ㄋㄧㄢˇ

◎ 用手指搓转(zhuàn ):麻绳。

◎ 搓成的条状物:灯儿。

niē ㄋㄧㄝˉ

◎ 古同“”,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英文翻译

to twist or nip with the fingers

详细字义解释

niǎn

〈动词〉

(1) (形声。从手,念声。本义:用手指搓转)

(2) 同本义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捻就(揉缩);捻髯(用手指搓着腮上的胡须);捻断髭须(比喻费尽心思);捻绳;捻灯芯;将两股纱捻成一根线

(4) 领导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贾仲明《凌波仙》

(5) 驱逐;追赶。如:捻出门(驱赶出家门)

(6) 聚;聚合成股。因称成群的人为捻。亦为清代中叶后反政府农民武装捻子或捻军的简称。如:捻分子(凑分子);捻信(火药引线);捻党(清军对捻军的称呼)

(7) 用同“捞”。如:捻河泥

(8) 拿;捏;提;举
闲捻紫箫吹。——杜牧《杜秋娘》

(9) 又如:捻着汗(捏着汗)

基本词义解释

niē

〈动词〉

(1) 捏,揉塑。如:捻土成香(捏泥成香);捻塑(揉捏塑造);捻着鼻子(形容忍气吞声的样子)

(2) 握持。如:捻香(持香礼拜);捻掿(用两个指头捏住)

(3) 按。如:捻管(按抑管孔。吹奏管乐器的手法)

(4) 堵塞。如:捻船(泥船缝)

(5) 另见 niǎn

词性变化

niǎn

〈名词〉

(1) 用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

(2) 又如:灯捻;纸捻儿

(3) 另见 niē

常用词组

捻度 niǎndù

(1)表示绳线强度的每英寸线所绕的圈数
(2)在单位长度的纱中,纤维所捻成的回旋数,纱的强度主要由捻度决定,一般捻度大强度也大

捻接 niǎnjiē

将(两根绳子或一根绳子的)两个部分连结在一起

捻军 Niǎnjūn

清朝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1852—1868),活动在安徽北部和河南一带,主要领袖有张洛行、赖文光等。曾在太平天国领导下与太平军配合作战。1866年分为东、西两支,最后被清军消灭

捻捻转儿 niǎnnianzhuànr

儿童玩具,用木头或塑料等制成,扁圆形,中间有轴,一头尖,玩时用手捻轴使旋转

捻碎 niǎnsuì

捻成粉末
香烟在我手中捻碎了

捻熄 niǎnxī

踩灭(如香烟使之成为烟头)
匆匆捻熄香烟,立正

捻着鼻子 niǎnzhe bízi

(1)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气也不敢发作
朝奉带了舵公到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捻着鼻子回船去了。——《儒林外史》
(2)亦作“捏着鼻子”

捻转儿 niǎnzhuànr

写有字母、用作升官图、登山图等游戏的以决定参与者得分多少、进行游戏的小陀螺

捻子 niǎnzi

(1)用来点灯、点烟斗、点火的小纸、棉捻
纸捻子
(2)经捻或纺在一起的一束纤维,常用棉纱做,利用毛细作用吸油燃烧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捻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𠀤念入聲。【說文】指捻也。【集韻】捏也。【靑瑣高議】明皇時有獻牡丹者,時貴妃勻面,口脂在手,印於花上,詔栽於仙春館。來歲花開,瓣有指印,名爲一捻紅。 又【正韻】尼輒切,音聶。義同。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按也。或作敜。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指捻也。从手念聲。奴協切

字源演变

捻字的篆书
捻字的篆书
捻字的隶书
捻字的隶书
捻字的楷书
捻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9960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