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jiè 
部首:
部外笔画:
四画
总笔画:
九画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ノ丶ノ丨
仓颉:
KOLL
四角号码:
00128
U+75A5
五笔86/98:
UWJK
阅读(4128次)

基本字义解释

jiè ㄐㄧㄝˋ

◎ 一种传染性皮肤病,非常剌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通常称“疥疮”,亦称“疥癣”。

英文翻译

scabies, itch

详细字义解释

jiè

〈名词〉

(1) 疥疮,一种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又名“疥癣”
疥,搔也。——《说文》

(2) 又如:疥癣之疾(本指疥与癣两种皮肤病,喻作为害不很大的祸患);疥搔(疥疮);疥癞(疥疮和头癣)

(3) 通“痎”。隔日疟
齐侯疥,遂痁。——《左传》。孔颖达疏:“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

词性变化

jiè
〈动词〉
污,弄脏。如:疥壁(题诗画于墙壁,人视为污墙壁有如疥瘢)

常用词组

疥疮 jièchuāng

(1)由螨类引起的(尤指已呈现渗出硬痂的)疥或者癞疮
(2)形成脓疮或鳞屑的皮肤病

疥癣 jièxuǎn

由穿孔疥虫(Sarcoptes属)在皮肤中(尤其在动物头、脸部)钻穴寄生所致的一种螨病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疥 ·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拜切,音戒。【說文】瘙也。【廣韻】瘡疥。【釋名】疥,齘也。癢搔之齒齘也。【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之疾。【疏】四月純陽,五月隂起,惟水沴火,為甲疥,有甲。故有疥痒疾。【後漢·鮮卑傳】蔡邕議邊垂之患,手足之疥瘙,中國之困,胷背之瘭疽。 又【酉陽雜俎】大曆中,𤣥覽禪師住荆州陟屺寺,張璪嘗于寺壁閒畫古松,符載贊之,衞象詩之,時稱三絕。師見曰:何為疥吾壁,命加堊。 又人名。【史記·酈生陸賈傳】酈食其子酈疥數將兵。【前漢·功臣表】〈扌〉頃侯溫疥。 又與痎同。兩日一發瘧也。【左傳·昭二十年】齊侯疥遂痁。【釋文】疥,舊音戒。梁元帝音該,依字則當作痎。說文云:兩日一發瘧也。詳後痎字注。 【類篇】或作𤸋蚧。

说文解字

【卷七】【疒部】

搔也。从疒介聲。古拜切

字源演变

疥字的篆书
疥字的篆书
疥字的隶书
疥字的隶书
疥字的楷书
疥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4128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