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
◎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 指“芝麻”:麻酱。麻油。
◎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 喻纷乱:麻乱。麻沸。
◎ 姓。
hemp, jute, flax; sesame
◎ 麻
另见
◎ 麻 蔴
〈名词〉
(1) (会意。从广(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 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 麻
〈名词〉
(1) 麻的茎皮纤维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 古代丧服中的麻带。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 芝麻。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医对麻疹的简称。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 麻醉。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 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 麻
〈形容词〉
(1) 形容众多,混乱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 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 带细碎斑点的。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 麻
〈动词〉
(1) 穿丧服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 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 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 姓
◎ 麻包
亦称“麻袋”。一种用粗黄麻布做成的袋子
◎ 麻痹
(1)感觉不灵或丧失
(2)医学名词。肢体或身体的某部分失去知觉或运动能力
小儿麻痹
(3)失去警惕性,疏忽
麻痹大意
◎ 麻痹大意
麻痹: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比喻缺乏警惕性,不经意,不仔细
◎ 麻布
用麻的纤维织成的布
◎ 麻袋
用以储存或装运货物(如谷物、水果、煤炭)的大口袋,由粗糙结实的粗麻布制成
◎ 麻刀
碎麻,与石灰和在一起抹墙用
◎ 麻捣
=麻刀
◎ 麻豆腐
做团粉等剩下的渣子,可以做菜吃
◎ 麻烦
烦杂琐碎;费事
服务周到,不怕麻烦
◎ 麻烦
即打扰,导致不便。常指做某事所引起的
麻烦你把门关上
◎ 麻纺
用麻的纤维作原料纺成纱
这里正建一座麻纺厂
◎ 麻风
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侵犯皮肤、周围神经或内脏,患者皮肤麻木、变厚、颜色变深、形成结节,毛发脱落,感觉丧失,手指、脚趾变形
◎ 麻风病人
麻风病患者
◎ 麻花
一种食品,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形容衣裤等因磨损而要破的样子
◎ 麻将
牌类娱乐用具,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
◎ 麻酱
用芝麻作的酱
【卷七】【麻部】麻
與𣏟同。人所治,在屋下。从广从𣏟。凡麻之屬皆从麻。莫遐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