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字的楷书
分类:
通用字、次常用字
拼音:
 
部首:
部外笔画:
十画
总笔画:
十三画
繁部:
部外笔画:
十画
总笔画:
十六画
笔顺:
一丨丨丶丶一一丨フ一一丨丶
仓颉:
TEIB
四角号码:
44127
U+84B2
五笔86/98:
AIGYAISU
阅读(10168次)

基本字义解释

ㄆㄨ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

◎ 指“菖蒲”:节。月(指农历五月)。

◎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 古同“”,匍伏。

◎ 姓。

英文翻译

type of rush; vine

详细字义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2) 同本义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说文》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共其苇蒲之事。——《周礼·泽虞》。注:“以为席。”
男执蒲璧。——《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3) 又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4) 菖蒲。如:蒲节(端午节);蒲人(以菖蒲扎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练(用蒲之纤维织成的布);蒲艾(菖蒲与艾草)

(5) 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不流束蒲。——《诗·王风·扬之水》

(6) 又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杨。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姿(蒲柳之姿);蒲杨(蒲柳)

(7) 用草盖的圆顶屋。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庵)

(8) 樗蒲。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如:蒲戏(樗蒲之戏);蒲弈(樗蒲之戏)

(9) 同今“葡萄”。如:蒲萄;蒲陶;蒲桃

(10) 古邑名

(11) 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12)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13) 姓。如:汉有蒲昌、蒲遵

词性变化

〈动词〉

(1) 伏地而行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左传·昭公十三年》

(2) 又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常用词组

蒲棒,蒲棒儿 púbàng,púbàngr

[口]∶香蒲的花穗,形状像棒子

蒲包 púbāo

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蒲草 púcǎo

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蒲墩儿 púdūnr

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

蒲服 púfú

以跪姿坐于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吕淑湘《语言的演变》

蒲公英 púgōngyīng

多年生草本植物(Taraxacummongolicum),全株含白浆,叶丛生,花黄色,果实褐色,上带白色软毛,可顺风飘散,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

蒲剑 pújiàn

指菖蒲叶,形似宝剑而得名

蒲节 Pújié

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蒲剧 pújù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省南部地区

蒲葵 púkuí

一种常绿乔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叶子可以做扇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明·魏学洢《核舟记》

蒲柳 púliǔ

落叶灌木(Salixgracilistyla),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
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晋书·顾悦之传》

蒲扇 púshàn

用香蒲叶做成的扇子

蒲式耳 púshì’ěr

英美制计量单位,计量干散颗粒物的体积时用,一蒲式耳合8加仑

蒲松龄 Pú Sōnglíng

(1640—1715)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家境贫寒,熟悉民间疾苦,留意采集民间传说异闻,呕心沥血数十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通过谈狐说鬼等形式,批判社会、政治

蒲团 pútuán

一种圆垫子,用香蒲草、麦秸等编成

蒲苇 púwěi

(1)香蒲和芦苇
蒲苇纫如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又
妾当作蒲苇。

查看更多词组...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蒲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薄胡切。水草,可以爲席。【禮·玉藻】連用湯履蒲席。【釋名】蒲,草也。【周禮·天官·醢人】深蒲。【詩·大雅】維筍及蒲。【後漢·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 又【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蒲。【陸璣疏】蒲柳有兩種,皮正靑者曰小楊,其一種皮紅者曰大楊。 又【周禮·春官】男執蒲璧。【註】或以蒲爲瑑飾。 又【禮·明堂位】周以蒲勺。【註】蒲謂合蒲,當刻勺爲蒲頭,其口微開如蒲草。 又【釋名】草圓屋曰蒲。蒲,敷也。 又人名。【華陽國志】望帝更名蒲𤰞。【高士傳】蒲衣,舜時賢人。【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又地名。【春秋·桓三年】齊侯、衞侯胥命于蒲。 又水名。【水經注】河水又南,合蒲水。 又山名。【史記·封禪書】有蒲山。 又臺名。【述異記】東海上有蒲臺,秦王至此縈蒲繫馬。 又姓。【十六國春秋】符洪家生蒲五丈長,時人異之,謂之蒲家。 又【韻會】通蒱。【馬融·樗蒲賦】道德旣備,好此樗蒲。 又通匍。【左傳·昭十三年】懷錦、奉壺、飮冰,以蒲伏焉。 又【類篇】傍各切。與薄通,蒲姑,地名。【竹書紀年】太戊城蒲姑。 又去聲,蒲萄,果名。【芥隱筆記】樂天詩: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 又叶頗五切,音浦。【韻補】《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鄭氏讀上聲,《詩》不流束蒲,叶下戍許。

考證:〔【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功,亦勿能加也。〕 謹照原文功改巧。勿改弗。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

水艸也。可以作席。从艸浦聲。薄胡切

字源演变

蒲字的篆书
蒲字的篆书
蒲字的隶书
蒲字的隶书
蒲字的楷书
蒲字的楷书

同音字

阅读(10168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